关灯
护眼
字体:

521中国散文学会理事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这是常识,方明华每年都要出去开三四次会,这个年代管的又不严,开会的同时也是一次旅游。</p>

散文学会开会,秦省籍的理事除了方明华,还有贾平娃,两人一块前往。</p>

还是,开会地点是郑州,距离西京不算太远,两人各自提着旅行包踏上东去的火车。</p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
路途是漫长而又乏味的,还好坐的是卧铺,两人就躺在铺上闲聊起来。</p>

“明华,虽然说这次散文创作研讨会,虽然没有具体说研讨什么,但据我所知,只要是围绕你写的几篇文化散文展开研讨,你这本散文集的出现可是犹如一声春雷,震惊了散文界啊。”</p>

贾平娃的言辞有些夸张,但却说明一个事实。</p>

在过去的八十年代,文学的高光时刻,小说、诗歌都突飞猛进,取得骄人的成就,但是散文相对黯淡,创作成就远远不如小说和诗歌,较少产生社会轰动性影响,散文人才青黄不接,散文概念过于宽泛等。</p>

富有影响力的散文集有钯金的《随想录》陈白尘的《云梦断忆》以及杨绛的《干校六记》,还有孙犁、丁玲的散文。</p>

基本都是回忆过去,反思历史。</p>

直到文化大散文兴盛。</p>

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人,就是贾平娃本身,也是写散文的高手。</p>

现在方明华听贾平娃说这话,也笑着说道:“贾哥,你别光说我,说你自己啊,你写的《商州初录》《商州又录》我佩服之至,”</p>

“我写的过时了,过时了。”贾平娃摇摇头。</p>

不知道是谦虚还是真的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已经过时,自那以后,贾平娃很少写散文类的东西,而是长篇小说一部接一部的写。</p>

也是,在这个年代,长篇小说才是人们最最关注的,因为有茅盾文学奖。</p>

中午出发,下午赶到郑州,住进了中州宾馆,据说在改革开放以前这里经常接待中外宾客,还有哨兵站岗,不过八十来年代后期对社会开放,哨兵也消失了。</p>

这次参会的除了散文学会理事,还邀请了天津《散文》主编贾宝泉、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陈先法、郑州《散文选刊》主编张若愚、广州《随笔》的郭丽鸿等杂志社编辑,算是一次比较大会议。</p>

果然正如贾平娃所说的,在会上,与会代表都对方明华这这篇散文推崇备至,甚至认为文化散文诗将来散文发展方向云云。</p>

“下面有请散文学会理事、中国作协理事、秦省作协副主席方明华同志上台发言,谈一谈创作心得体会,大家欢迎!”</p>

台下发出热烈的掌声。</p>

这对于方明华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,前几个月在西大礼堂做过此类报告,只不过这次,面对的则是散文界的人士。</p>

方明华的大脑是清醒的。</p>

“感谢各位领导、同事对于我这本散文集的肯定,我也很乐意和大家分享文化散文的创作理念及技巧,但我认为,文化散文并不是未来散文的发展方向,或者说只是散文发展的一个分支。”方明华旗帜鲜明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。</p>

“文化散文有自己的缺陷,这个问题我已经在《延河》杂志上发表的《散淡之心:文化散文写作的理论与实践》”这篇文章里已经相似说明,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。”</p>

“我现在先谈谈的是我对于九十年代散文发展方向个人一些粗浅看法。”</p></div>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