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九九七章 接踵而至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大洋集团,新成立的航天研究中心里,大洋集团几乎大部分科研精英汇聚一堂。

航天,几乎涉及到了大洋集团当前所有的技术,从能量、动力、材料、计算机等,一直到生命医疗。

张浩这一次之所以要将周雪瑶一起拖回来,除了感情等问题,就是这一次的科研了。

按照张浩的想法,无论是用激光发射、还是用粒子射流发射,都涉及到高温、辐射等问题,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强。想要用这东西将飞船发射到太空上,这对生命系统绝对是一个超级挑战。

不过此时张浩正在和黄明山、张鑫翰等人,研究慕容山从遗迹中拆出来的发射平台残骸。

顺便说下,现在航天研究中心的负责人,就是张鑫翰。

张鑫翰曾经是九阳宗炼器堂的堂主,后来跟着白玉堂加入大洋集团,如今更是成为大洋集团重要的科研骨干。

因为肯学习和研究,凭借能力当选为航天研究中心的负责人。

实际上因为发现学习的好处,大洋集团的高手们,大都好学,且不少高手都开始参与到科学研究当中。无形中加速了大洋集团的进步,或者说‘进化’!

至于说黄明山,却另有重任。黄明山带领人员主要负责科研理论方面的研究。这东西才更加重要。有了理论、就有了科研的指导与发展方向,然后才有科学与工商业。

张浩等人认真的观察残骸。首先张浩发现了代表性的结构:超导磁场结构!

这一点就足以证明,将飞船送上太空的,就是粒子射流技术!

慕容山带回来的残骸表明,那一个个三厘米大小的喷口下方,并不是镜面或者类似的折射等装置,而是一种超导磁场。

这些磁场不大,但通电后测试,效率却极高,功率强大的足以将血液中的铁元素分离。将普通人放在磁场附近,磁场就能将人体内的铁元素给剥离了。

这种磁场,已经达到了扭曲物质世界的能力。

而发射平台的金属支架内部是中空的,周围有磁场约束;带电粒子流自始至终在磁场中流淌,最后喷射而出,形成强大的推力,将飞船送上太空。

至此,张浩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技术思路:

核聚变反应堆中的粒子通过磁场直接进入发射平台;或者神魔战场遗迹中的电力经过转换,激发出各种高温带电的粒子,经过筛选和过滤后,最终进入发射平台。

在发射平台这里,再次升温;只要温度上去了,带电粒子的速度、能量、粒子团的压力等自然提升,最后再经过磁场约束、调整,进入发射环节。

甚至磁场本身也能提供可观的加速。让粒子射流功率达到极限。

疯狂的粒子射流击穿了空气等阻碍的介质,直接作用到飞船上,将飞船送上太空。

环节都能想明白,但正是因为这些环节都明白了,张浩才更明白其中的技术难度。

能够将直径五公里、重量怕是超过千万吨的飞船直接送上太空,那要多么强大的推力;而要提供如此推力,那粒子射流的温度、破坏性绝对超乎想象。

在慕容山留下的纪录中,粒子射流刚刚发射时,飞船上层的地面直接蒸发了。那可是高级文明留下的残骸啊,而在粒子射流攻击下,如同阳光下的晨雾一般散去。

那么推而及之,大洋集团现在的材料,在粒子射流的攻击下,怕是和晨雾一样脆弱。想要用粒子射流将飞船送上太空……想想就好。

以大洋集团现在的技术底蕴,粒子射流什么的,不现实。粒子的产生、控制、运输与约束、转折等,都不是大洋集团现在能解决的。更别说能够承受粒子射流的船体结构。

相反,可以考虑激光!

激光的产生相对简单,控制、合并、运输等也相对简单。而激光发射后想要加热物体,是一个相对缓和的过程——不是瞬间的。

那么,就可以采取恰当的冷却手段。

相反,粒子射流相当于一片细小的导轨炮,动能强大、但破坏力更强大。这种直接的破坏,可无法降温。

张浩这边做出分析,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,旁边张鑫翰等人,就渐渐将想法完善。

最终,张鑫翰竟然手绘一张图:

“张总,我大概计算了一下,建立一个方圆50公里的激光产生基地。通过镜面反射、或者棱镜折射,将激光汇聚一起。

最后将所有的激光聚集成为一束直径五米左右的超级激光束。

激光束照射到飞船底部。飞船底部通过渐变水晶体来吸收光能。渐变水晶体下方透明,越向上颜色越深,最终完全是黑体。

通过渐变水晶体,可以保证激光被逐层削弱、吸收,整体同步加温。

而后通过水蒸气冷却系统,将沸腾的水蒸气向后喷射,形成反冲力。

如此,不仅能借用激光的推力,也能将激光的热能转换成为推力。对激光的利用率,可达到九成以上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