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650【成名了】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他想让金滩村种水果,除了优质水果能赚钱外,更关键的一点是,他有谢永强传授的果木栽培技术。

其中很多技术,放到现在,都是很先进的,相当于半个专家。因此由他来指点村民,还是比较容易滴。

水花一听,赞同的点了点头。

她跟项南在南方玩这三个月,开阔了不少眼界,也知道城里的人都喜欢吃水果,而且水果的价格都还挺高。

像銀川的苹果几分钱一斤,卖到沪江、杭洲、苏洲就得几毛,价格要翻好几倍。其中的利润,想想就小不了。

……

定下栽培果树,共同致富的目标后,项南开始筹划去哪找树苗,又该如何劝说金滩村村民,追随自己栽果树。

金滩村的村民个个都穷怕了,这就导致他们不敢冒险,不敢轻易尝试,不敢做出改变。

剧中,凌教授教大家种双孢菇。村民们刚开始也是一千个不情愿,一万个不情愿。最后看到得宝卖菇赚了钱,才都跟着他一起种菇。

不过,栽菇两个月就能见回报,种果树起码要两年时间。期间,树苗、浇水、施肥、修枝……样样都要钱。

而且,种了果树之后,地里就很难再种别的。这就连着两年没有收成。那对村民们是很大的考验。他们未必敢于追随呢。

另外,果树需要的是规模效益。只有产量高了,才有外地客商来买果子。如果只是几亩地的产量,外地客商根本不会来。

而就地贩售的话,水果不像双孢菇。寕夏这块本就不缺水果,卖不上高价,要赚大钱,只能是往外卖。

自己往外运,就这么几吨的产量,运到南方,利润连车皮钱都不够。到时候,赚不到钱,乡亲们见不到效益,还是不敢跟着干。

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因此,必须是一开始就得上规模,这样才能有效益。

项南预估,一开始,起码也得上两百亩。金滩村倒是还有荒地,只是不知道,肯不肯让他承包。

毕竟现在还是九零年代初,私人做生意都受限制,更别说大规模承包土地了。

……

就在项南准备回玉泉营,跟当地商量此事之际,銀川市的人就找了过来,希望能够将项南树为典型。

项南一听,立刻点头。

他正愁该如何跟他们打交道呢,这可真是瞌睡送枕头,想啥来啥。

项南随后就接受了媒体的访问,将自己勇斗歹徒的经过,将自己的创作经历,以及立志要带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心愿讲了一遍。

这篇报道刊登出去之后,项南立刻就火了。

勇斗歹徒倒还是小事,关键是,一个农民居然成了作家,半年写了近两百万字的文章,而且文章还出版了,赚了四十多万……

这可让民众们羡慕不已。

要知道九零年代初,万元户都还是稀罕物儿。

项南却靠着写文章,从一个穷山汉,一跃成为知名作家,还赚了四十多万。

这可真是个奇迹!怎能不令人羡慕!

而项南立志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心愿,也让市里非常满意。对于项南到村里承包土地,教村里人种果树一事,大开绿灯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